辞旧迎新小年忙,
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多多美言迎吉祥。
幼时记忆中,每逢小年时节,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那悠扬的声响便预示着春节的临近。
如今依旧是过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许多。
其实节日没变,变得是我们对待节日的态度。
重拾那些旧习俗,今年的年味,或许能够更浓郁。
小年传统
在我国,北方地区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灶仪式,而部分南方地区则选择在腊月二十四进行,这一天被称作“小年”,亦即祭灶日,同时也是灶王节的庆祝时刻。
小年标志着人们着手筹备年货,力求在新的一年里过得整洁喜庆,寓意着新年当有新面貌,这反映了中国广大劳动者辞旧迎新、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期盼。
民间,小年的习俗有很多。若细细品味,都不无道理。
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官方所定的小年是在腊月的二十三日,民间的小年则是在二十四日,至于那些居住在水上的人们,他们的小年则是在腊月的二十五日。
在那个时代,祭灶节的重要性仅次于中秋佳节,无论身处官场、商场还是学府的游子,都会在祭灶节来临之前急切地返回家中,与亲人共聚一堂,品尝亲手制作的祭灶糖果,以期灶王爷赐福,祈愿来年全家安康。
小年由来
相传灶神本是一名普通的百姓张生,婚后他沉迷于酒色,家产被挥霍一空,最终沦为街头乞丐。
某日,他抵达前妻郭丁香的家门前,内心充满羞耻,遂躲进厨房的灶台下方,不幸被活活烧死。
玉帝闻讯,觉得张生尚有悔改之意,并未彻底堕落,既然其命丧于锅底,便决定封他为灶神。此后,灶神每年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上天向玉帝汇报,而在大年三十则重返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形成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习俗,俗称“小年”,人们通过这一仪式祈愿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吉祥,并且财源广进。
小年习俗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
在小年,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大扫除
春节将至,每家每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擦拭各类用具,拆洗床单窗帘,清扫室内外庭院,拂去灰尘蜘蛛网,力求以一尘不染的状态迎接新春佳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尘”字与“陈”字发音相近,因此新春期间进行扫尘活动,寓意着去除“陈旧”与“尘埃”,以传达出一种布新立新的精神。这一习俗的目的是将所有“不幸”与“霉运”一扫而空,反映了人们对摒弃旧有、追求新生的深切期盼。
祭拜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有流传,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会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该家庭的善恶行为,以便玉皇大帝进行赏罚。
于是小年是哪一天2024,在祭拜灶神之际,民众会在灶神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糖果、清水、料豆等祭品,以此来表达对灶王爷的真挚敬意,目的在于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
贴窗花
窗户上的剪纸多采用喜鹊栖于梅花、鹿鹤桐树椿木(寓意六合同春)、五只蝙蝠捧着寿桃、莲叶连年带着鱼(寓意富余),鸳鸯在水中嬉戏、和合二仙等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作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门扉之上的对联,代表着家庭的门第,备受关注,其内容或表达情感,或描绘风光,内涵丰富,妙语连珠。
吃灶糖
灶糖表面裹着芝麻,其内部则由麦芽糖凝结而成,不仅能够调理脾胃,还有助于滋阴降火,同时还能滋养肺部,缓解咳嗽症状。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民众纷纷献上祭品于灶神,其意在于用糖封住灶君的口,以便他在升天时能言辞和善。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时节需品尝,小年佳节亦不可少,至于除夕之夜、正月初一、初五、初七,饺子更成为不可或缺的美食。
沐浴理发
在农历小年这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进行沐浴和修剪头发,这一习俗在民间流传着“不论贫富,剃头迎新”的谚语。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因此,不仅要让家中焕发新气象,而且每位家庭成员还需沐浴更衣、修剪毛发,以洗去旧年的霉运,迎接新年里吉祥如意、顺遂无阻的吉兆。
婚嫁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岁末之际,乡村里嫁娶之事络绎不绝,宜春帖子映衬着春日的光辉。灯下,姐妹们窃窃私语,欢声笑语中,守岁的夜晚,她们将迎来人生中的洞房花烛之夜。”
二十三岁之后,人们普遍认为众神已升天界,无所顾忌。这时,无论是迎娶媳妇还是纳聘闺女,都不必刻意挑选吉日,这种做法被称作“赶乱婚”。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过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花馍。这些花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敬神,另一类则是为了走亲访友,前者显得庄重肃穆,后者则色彩斑斓,颇具装饰性。
那家制作蒸花馍的店铺,四周的邻居都会前来相助。蒸制花馍,常常是民间女性展示她们精湛手艺的绝佳时机,每一个制作出的花馍,都宛如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地方禁忌
小年的禁忌,不同地区各有不同。
在湖北的一些区域,人们在小年这一天忌讳进行屠宰行为。而在河南的部分地区,则有忌讳捣蒜的习俗,人们相信如果在小年捣蒜,可能会使家中陷入贫困。
台湾地区将这一天称作“送神日”小年是哪一天2024,这一天忌讳舂米,相传这样做可能会将风神击落,从而给下一年的风调雨顺带来不利影响。
小年过后不久,乡村里的人们便会开始蒸制馒头,以备迎接新春佳节。然而,这些馒头不宜赠与他人,因为它们首先需要用于祭拜祖先和天地神灵。
冬藏转春生,小年小团圆!
小年将至,人们纷纷寄托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与祝福。愿您小年心情愉悦,一切顺心,家庭和睦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