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学府,以农业科学为显著特色。该校的前身是八一农学院,其创建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批准,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旧址上建立,隶属于新疆军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地区成立的首所本科院校。到了1958年,学校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并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学校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随后,在2006年,该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评级。再至2012年,新疆农业大学成功入选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高校行列。
自学校创立至今,学校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教育导向,全力执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持续弘扬“红色基因”,坚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一贯秉持“屯垦戍边兴办大学、稳定边疆培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融合”的办学原则,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架构。学校设有七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八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十七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十四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五十九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涵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七个学科门类。此外,学校拥有二十个学院和一所教学部,现有在编教职工一千五百零二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二万五千三百三十三人。
在过去五年间,该校斩获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新疆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六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六十七项,成功打造了四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此外,共有三十七人次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在现代农业、特色林果业、区域发展等关键领域,学校设立了四个国家及部委级重点学科(包括培育学科),七个自治区级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以及十九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学校承担了超过1000项纵向科研项目,以及近10项马产业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累计到账资金接近4亿元。这些成果使得学校在新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校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校园内绿意盎然,草地如绒毯,树木郁郁葱葱,环境宜人。它不仅是自治区首批命名的绿色大学,还荣获了自治区文明单位的称号。除此之外,学校还设有南山实习林场、三坪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共计7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二十余个国家及地区的七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其中,在巴基斯坦设立的孔子学院荣登全球百所示范孔子学院之列。此外,还成立了“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携手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同创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农业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进步。
六十七载光阴,新疆农业大学培育出的超过十六万学子新疆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天山南北,他们始终坚守初心,继承并弘扬着红色血脉,红色精神,为国家的和谐与稳定、繁荣与发展,以及新疆的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锁定总体目标,坚守立德树人为核心、学科建设为基石、教育品质为灵魂、科技创新为引擎、服务社会为职责、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使命,以国际交流合作为突破口,紧扣区域发展大局,致力于培育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朝着打造特色鲜明、水平高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大学迈进。
(数据更新时间: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