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心自己有没有考上一本,
或者考上二本也不错一本B和二本A的区别,
但是你真正了解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吗?
1、大本包括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两种形式
大本采用教育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
重点本科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均为授予同等学历与文凭的本科教育机构,前者与后者主要培养方向有别,本质上并无显著区别
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注重理论实践应用,
也就是前者更侧重学术钻研,后者更侧重实践操作,这两类学校,即“985和211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123本院校”,都属于本科层次。
(大本学制: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
这些重点大学里,自然有清华和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它们与普通高校又存在哪些差异?稍作说明,大家便能领会。
相信对于80后和90后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
我们从小就是听着清华北大这四个字长大的,
我们总是会听到那谁谁考上清华北大了,
虽然那谁谁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见过,
我们总是在大人们的惊叹声和羡慕哀怨的眼神中,
配合的说一声“哦!”。
大学富不过清华北大
清华与北大财力雄厚,这一点众所周知,然而它们具体拥有多少财富,知晓者寥寥无几,事实上,早先对于这两所高校的经济实力,了解的人也很少,幸运的是,今年教育主管部门管辖的大学纷纷开始分批次披露各自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我们终于有机会略窥其整体情况,从今年清华和北大公布的收支规划中可以看出,
清华大学一年的预算经费高达175亿!
北京大学有141.6亿!
在全国大学中,能稍微和清华北大相比的也唯有这几年奋起直追的
浙江大学131亿!
上海交通大学121亿!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大学,甚至于没有超过75亿的,
就算排名第五的
华中科技大学,预算经费73亿!
其余的985院校每年的财政支持远逊于清华北大,大约只有前者三分之一,以其他985高校为例
兰州大学25.8亿!
中国海洋大学23亿!
获得的财政支持仅是高等学府的顶尖代表年度预算的十二分之十一,至于其他参与重点建设项目的大学和一般地方高校,在经费配置方面的差距,实在令人唏嘘,无需多言。
大师云集不过清华北大
大学真正的含义,并非指拥有众多建筑,而是指汇聚了学识渊博的学者,梅贻琦先生的这番话至今仍让人深思,当今社会,能够荣获大师称号的人确实稀少,但要说中国最顶尖人才的汇聚之所,非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莫属
清华大学囊括了七十六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达一百九十四名,仅今年新增十七位,国家级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壹佰捌拾名。
北京大学囊括了两院院士共77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有20位,长江学者则达到173人,其中仅今年新增2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为63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181人,这些杰出人才的统计数字
与众多985工程类大学相较,差距高达十倍之多,而同众多211工程类大学对比,在顶尖人才指标上的距离更是扩大至百倍,至于对于多数省属重点院校乃至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引进一位长江学者都极为不易。
平行不交叉的两个世界
在互联网尚未如此普及的时期,某某考入清华北大的消息总能以非同寻常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扩散开来,我们因此逐渐对此类新闻变得不再敏感。后来我们渐渐成熟,进入中学,继而升入大学,直到离开高等学府,身边偶尔也会出现那么一两个来自清华北大的人,不过多数情况下仅限于知晓,在我们与这些名校毕业生的圈子中,彼此几乎没什么深入的联系,仿佛是两个互不干涉的领域,有时你会提及某个清华北大的校友,但更多时候,你只是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
清华北大已成一个符号
但是,为何清华能称清华,北大能称北大,它们究竟强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却知之甚少,这两所大学的名字几乎能等同于某种标志,主要是因为清华北大已经强大到让许多人不敢企及,以至于清华北大的所有长处都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它们身上哪怕任何一点短处,都可能被过分强调。因此即便近些年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府进步神速,也无法撼动清华北大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声誉,然而与众多大学相比,这两所顶尖学府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学科强悍不过清华北大
一所大学学科建设的地位无可争议,清华北大在这方面是公认的领先者,这两所高校的学科实力非常突出,它们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一本B和二本A的区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性代表,被广泛视为顶尖学府。
清华大学有二十二门一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一百一十五门二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其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清华还设有五十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六十二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教育部二零一二年开展的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有十四门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另外三十二门学科也跻身全国前五的行列。
北京大学设置十八门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包含八十六门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具备五十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资格,以及五十二个一级学科硕士培养资格,二零一四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评估中,该校有二十一个学科位列全球五十强之内,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学科发展方面,堪称全国独步,远超其他所有高校。
现在列到这里,已经觉得没有必要继续列举其他衡量标准了,毕竟,单拿任何一条标准来衡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足以超越众多其他大学。
然而某个时刻你会察觉到,纵然清华北大显得遥不可及,但咱们每个人其实都期盼它们发展顺利,甚至希望它们变得更为出色,因为在这广阔天地里,清华北大这四个字象征着咱们国家。
即便,有人再次提及清华北大,我们也会漠然地应道:“啊。”
2、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分为两种形式:
高等教育包含两种学历层次,分别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前者通称为大本、本科或大学,后者则称为大专、专科。这两类学历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
学制:大学本科4-5年,大学专科2-3年。
学位:大学本科可申请学士学位,大学专科没有学位。
通常情况下,一所高等学府若要招收本科第一批次生源,必须获得所在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核准。现阶段,全国范围内招收本科第一批次学生的大学,主要涵盖教育部直接管理或其它中央部委主管,以及部分省级重点支持的高校,这些学校大多属于985工程或211工程。不过,部分重点大学招生重心仍偏向本省,只在少数外省进行本科第一批次录取。
一般来说,高校多属于中央部门管理或参与“211工程”建设,而地方性院校多是非“211工程”高校,这两类学校在教学资源、设施条件上存在明显不同。这就是许多人倾向于选择重点大学的重要原因。不过,能够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数量有限,大部分学生就读于地方性院校。
3、三本院校与一、二本院校的区别
高考时,本科院校分作三个录取阶段,其中第一批次是重点大学,第二批次是普通本科,第三批次是专科院校,现在填报时,专科和普通本科已合并为一个阶段。
三本院校与一、二本院校在根本层面并无差异,均属于本科层次的高校:它们同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范畴,学习周期均为四年,所获毕业凭证和学位凭证完全一致,不标注具体批次,仅标明是本科,均盖有本校的印章,均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明,因此一、二、三本院校的毕业生都将取得国家、国际及社会各界均认可的学历证明。
所谓的区别:
录取分组存在差异,其中第一批次属于第一组,第二批次属于第二组,第三批次属于第三组,但填报志愿时,第三组已经与第二组合并为一个组。
学费存在差异:本科第一批次收取的费用略低,而部分转设的本科第二批次费用会略高,本科第三批次的费用相对也较高一些。
其中一种属于政府办学性质,另一种绝大多数属于政府办学性质,仅有极个别属于社会力量办学性质,第三种主要是指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属于公私合作办学类型。
4、大专包括高专和高职两种形式
大专教育主要也有两种实现形式:
高专和高职,两者间并无根本性区别,仅在于侧重点各异,前者更强调实践技能,后者更注重技术应用。这两种教育类型都属于大专层次。
本科高校只有一个层次和等级本科教育层次
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和等级:
专科教育层次
本科教育层次
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
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
总之,本科院校只有一种规格和级别,就是(本科教育规格)。1、2、3类大学属于相同规格和级别的“本科院校”,只是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重点本科院校”和“普通123类大学”两者之间也只是各有侧重,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更强调学术研究,后者更注重实践应用,换言之,前者偏重学术,后者偏向应用。
录取批次存在差异,本科院校名称各异,隶属关系有别,包含部属、省属、市属,办学模式及性质不同,公办与民办有别,学费标准随之相异,毕业证书的样式和色彩也因院校而异,这些区别均与学校层次以及学历文凭的级别高低无关,因此,不同批次的本科院校都属于提供同等学历和文凭的教育机构,它们的区别仅在于侧重点不同,重点大学更注重学术研究,而普通本科院校更侧重实践应用,重点本科强调研究,普通本科强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