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于2024年基本完成艺术类专业的省级统一考试全面铺开。从2024年开始,高校高水平艺术团将不再通过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而是由相关高校从已经在校的学生中挑选并加以培养。
中国教育部于2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被称为《指导意见》,其主要内容是针对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进行更深入的安排。
高校艺术类招生采用双重考核机制,综合考量学生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文化水平依据高考成绩判定,专业技能则通过艺术类专项测试评估。艺术类专项测试包含省级统一考试和高校自主考核,依据不同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差异,实施分级测试。省级统一考试由各省份自主安排,高校自主考核则由对应高校具体执行。
《指导意见》提出,需要行业部门与专家学者充分参与,组建教育部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并制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以及各专业的分类考试方案,同时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方法,以实现考生专业能力的客观评估。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当主动运用网络测试或参考省级统一测试结果实施初步筛选,以此严格限制实地考核的学生数量,通常不应超过相关学科招生指标的四到六倍。从2024年开始,将取消省际校考测试点布局艺术联考,所有高校的艺术类学科校考活动均安排在大学本部进行。
从二零二四年开始,艺术类高校中的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将直接根据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分数,并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从中挑选优秀者予以录取;对于采用省级统一考试分数作为专业能力评估的艺术类专业,要求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分数和省级统一考试分数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设定的艺术类最低录取控制标准,然后依据这两项分数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出的总成绩,进行平行志愿的选拔录取,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分数所占的比重,一般不应低于百分之五十。
《指导意见》提出,自2021年起着手实施相关变革艺术联考,至2024年,基本构建以统一高考为根基、省级专业考试为中心的招生体系,该体系需依据高考文化分数与专业测试结果,并兼顾学生综合素养评估,实行分类测试、综合衡量、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招生办法,基本确立一个能够保障公平、科学甄选人才且监管到位的艺术人才选拔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