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虽无211、985的头衔,然而对于渴望拓展全球视野的学子而言,这里却是极好的去处。
北语言大学凭借语言学科的优势地位,享有小联合国的美誉。基于这一定位,新传学院利用学校的优势条件,设立了新闻传播学硕士项目,主要面向国际事务和跨文化交流领域。
北京语言大学新传考研具体信息下拉查看~
图源@北京语言大学官网
目录
学校介绍 学院介绍 招生情况
考情分析 参考书目 真题分析 上岸经验贴
一、学校介绍
图源@北京语言大学官网
北京语言大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注下成立,其创建时间是1962年。该校是中国专门负责教授外国学生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唯一一所国际化高校,因此被誉为“小联合国”。
学校教授中国学生多种学科知识,包括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和艺术等,此外还负责培养汉语教师,并为计划出国留学的人员提供外语培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北语持续巩固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独特地位和领先优势,同时着力拓展其他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广泛,包含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艺术学这八个学科门类。该校现有省部级级别的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共十四个。
已经同全球七十三国地区的三百六十九所大学及学术单位建立了互动往来,构成了立体化、跨学科、高水准、成果显著的全球学术网络。
图源@北京语言大学官网
二、学院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9年,其前身是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该学院立足于北京语言大学卓越的跨文化交流基础,继承北语人文社会科学的优良作风,怀抱服务国家文化发展蓝图、展现社会关注的热忱,着力建设符合媒介融合需求的、以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为亮点的新闻传播学科。
该校新闻传播院系所有专职教师皆拥有博士学位资质。这些教师的研究方向十分多样,诸如新闻学历史与理论、媒体行业运作、传播学理论体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全球性传播现象、媒介深度分析、文化现象探讨、新兴媒体领域探索、广告宣传及公共关系策略等。
要留意的是,北语现阶段仅招收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方向在2022年将新闻学与传播学整合为新闻传播学,其下的二级学科方向涵盖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舆情和政治传播、国际新闻以及数字出版。
北语新闻传播学院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不过专业训练计划周密,独树一帜,构建了以新闻学、传播学、文化研究、媒介研究为骨架的授课框架。
三、招生情况
(1)学制、学费、奖助学金
北京语言大学现阶段仅招收【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学习周期三年,每生每年学费为8000元。
新生奖学金根据初试成绩排名决定。
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业表现,将决定他们能否获得相应级别的奖学金,包括各类专项奖励金。
学业一等奖学金金额为12000元,学业二等奖学金金额为8000元,学业三等奖学金金额为6000元。
国家奖学金金额为两万元整,新生奖学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全日制学生。
(2)住宿问题
按照宿舍楼居住要求,研究生房间分为三人间和四人间两种规格,每学年住宿费用在六百五十元到九百元之间浮动。
(3)未来就业方向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位于北京,这里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总部所在地,因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工作机会。学院的导师团队实力雄厚,无论学生希望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都能得到悉心指导。对于希望在北方地区发展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学院在多个领域的支持可见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4)师资情况
云国强教授、博导
教育经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在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完成传播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的学业
研究领域包括宣传学说与观念沿革,网络传播与集体行动,光影艺术探索,媒介现象剖析等
提供以下课程:传播学理论课程,社会学概论课程,纪录片理论与实践课程,西方媒介批评课程,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以及网络文化与传播课程等
郭之恩副教授、硕导
学术背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本硕博
学术兴趣:国际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新闻
提供课程:全球信息交流学,影像媒介报道学,视像信息制作学,中外新闻文本分析学,民众信息交流研究学,传播象征系统研究学
学术兼职:担任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即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评价调研组,负责编辑业务指导工作,是其中的专家
张海华讲师、硕导
教育经历: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在该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进行访问学习,最终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学术兴趣:媒介实务,视觉传播对外汉语考研学校,跨文化传播
开设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视觉文化与传播,公共关系学
卜晨光副教授、硕导
学术兴趣:视听传播,主持传播,跨文化传播
学术方面担任多项职务,具体包括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的负责人、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评估的专家、《中国主持传播研究》期刊的学术委员,以及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
王壮教授、硕导
教育经历:在东北师范大学完成了图书情报学本科课程的学习,之后进入吉林大学攻读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校深造获得情报学博士学位对外汉语考研学校,同时参与了清华大学的高级工商管理课程(MBA)学习项目。
学术关注领域包括数字出版领域,版权交换方面,儿童阅读及出版行业,以及儿童媒体跨文化沟通等方向。
设置培训内容:数字出版知识、数字出版与文化传播学习、版权交易业务、版权交易与跨文化交流
学术方面担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同时为国际泛读研究会分会-中国泛读协会成员,并且是第三批北京市新闻出版领域的杰出人才之一
四、考情分析
北京语言大学官网2022年考试大纲图
北京语言大学的招生名额并不大,然而申请者数量不多,因此竞争并不激烈,在2021年和2022年这两年里,学校都不得不进行调剂,而且调剂量还相当可观,比如2022年通过统一考试录取的只有7个人,但其中就有4个是调剂进来的。
值得留意的是,北语的最终录取分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三年总共录取了15人,其中14人的分数超过390分,7人的分数超过410分。与北师、中传等学校相比,北语的当前知名度不算高,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北语的专业课评分比较宽松,就算没能成功被录取,对于后续的调剂来说也有一定帮助。
五、参考书目
714新闻与传播基础
《新闻学基础理论》(新版),李良荣编写。复旦图书公司出版,发行于2018年。
《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历程》(新版),方汉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外国新闻传播发展历程概述》(新版),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发行
《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入门》(新版),由陈阳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于2015年
847传播与文化
传播学基础理论著作《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作者为郭庆光,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发行。
《网络传播基础》(新版),彭兰著作,人民大学出版机构,2017年出版
《跨文化交流》的第六个版本,由拉里·A·萨默瓦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