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超日月切莫停歇,前方无路处可见春峦。由普通院校考入顶尖学府,从初出茅庐变得能为他人指引方向,求学过程蒙受众多援手得以抵达终点,因此撰写此篇心得供大家参考,盼望能激励和扶持更多学子。
先简单说说自己,我是Erin,毕业于一所普通的英语专业,并非名校,通过第一次考试成功考取了中山大学的MTI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初试分数超过四百,复试分数也超过了四百二十。
可以参考的测试分数,包括专八获得良好评级,专四取得优秀成绩,在大三上学期通过了CATTI三级考试,TOEIC测试表现出色,IELTS分数达到8.5或9分,还参加过许多外语竞赛。
(附赠年轻貌美的Erin学姐照片)
翻译硕士MTI介绍
翻译硕士是专业硕士的一种,中大该专业学制为两年,设有口译与笔译两个分支,入学考试科目及考察内容一致,据我了解复试也大致相同。作为当前考研竞争激烈的领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中大每年招收笔译生三十余人,口译生二十左右。该专业不仅深受英语专业学生青睐,也吸引了众多跨专业考生。
择 校
对于选择学校这件事,我几乎没有过多迟疑,中山大学始终是我从高中时期就倾心向往的院校,相较于其他专门的语言类学校,我个人认为老牌的985大学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气息更令我心生向往,并且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和探索不同的学科方向,因此决定考研时立刻将中山大学作为了首要目标,当然,我并非完全凭借一腔热情盲目决定,在确认了自己内心对中山大学的深厚喜爱之后,我做了一套往年的中山大学入学考试题目,发现整个过程相当顺利,考察的知识点也是我觉得在准备过程中会感到有兴趣且难度不会太大的内容,因此在这里也想向各位提一个建议:不要冲动地选择学校,一定要先通过真题来测试自己的水平,感觉难度在自己能够应对的范围内再行动。
以下是一些择校的建议,仅供参考~
(1)学校level—985?211?有书读就行?
读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呢,通常专业型硕士读博士的情况较少,学制一般是两到三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相对较高。
(3)专业统招人数(招生总数减去推免人数)
(4)初复试占比、复试比例
(5)未来意向工作or定居城市
(6)院校自命题题型及难度
以中大2021年英译为例,该专业学制两年,每年学费两万,当年共招收37名学生,其中推免生4人,统考生33人,翻译国家线是355分,这个分数参考价值不大,中大的翻译校线是380分,这个也基本没用,真正决定能否进入复试的是中大的翻译学院院线,为390分,当年进入复试的有79人,最终录取33人翻译学硕士考试科目,复试比大约是两比一
各科备考规划
选择学校要考虑题目类型, 题目难易程度, 学校排名, 报录比例, 地理位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不能盲目跟风, 一定要先做历年真题, 再确定目标院校
第二步:明确每门功课的学习安排和具体时长,特别是中文写作与百科部分,要保证学习效率,防止形式主义
Step3:单词积累、翻译练习是每日routine
211翻译硕士英语
——语法与词汇+英汉互译词条+作文
中大这门课的考察形式和题目难度向来如一,单词和语法多练习几遍华研星火专四1000题就行,当然平常也要积攒足够的词汇量(最少两万以上),建议安装百词斩软件,把专四专八的单词记牢,另外要尽可能多看英文报刊翻译学硕士考试科目,备考期间每天读1-2篇《经济学人》的文章,读到基本不认识新单词就稍微有信心了。对于词条的准备,我建议可以回顾过去一年(最少是前一年)的《52mti最后的礼物》,并且日常可以关注China daily以及一些公众号,搜集时下流行的词汇和新鲜用语,每天都要有新的学习内容输入,同时也要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在开始记忆新的词条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前一天的内容,每周日要停止新的知识输入,这一天作为回顾日,用来梳理前一周学过的所有内容。阅读《专八范文百篇》很有价值,需要深入探究其谋篇布局的方法,此外,也要针对具体议题,自行搜集并储备必要的词汇和句式。
357英语翻译基础
——英译汉汉译英各一篇
中大C-E考试经常考察文学翻译题目,E-C考试则主要是经济学人文章的阅读理解。我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需要大量地练习。无论是准备CATTI考试,还是MTI考试,刚开始学习时建议跟随武峰老师,进入中高级阶段后,英译汉部分强烈推荐韩刚老师。当然,最值得推崇的还是徐老师(XXLIN1987),他的公众号里汉译英的MTI真题都值得认真练习,只要全部做完,我觉得考试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我的翻译训练方式是每日完成一个中译英和英译中任务,篇幅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其他学习安排,维持练习节奏即可,翻译过程中会对原文进行标记,完成后立即对照参考译文进行修改,着重分析参考译文在句式安排上的技巧,以及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整体含义和语言特色,归根结底翻译这件事看法各有不同。个人方式有别,无需性急,于实践中逐步探寻契合自身的途径即可,钻研翻译需博采众家之长,弥补自身之不足。
推荐资料包括韩刚的《二三笔》、公众号XXLIN1987、乔萍主编的《散文佳作108篇》以及张培基的散文选。
448 百科知识与汉语写作
百科学习主要是记忆和拓宽见识。中山大学的百科课程难度相当高,没有固定的考试内容,也没有推荐的书籍,任何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察对象,包括时事热点,因此这门课确实如同大海般深奥,是最最最需要投入时间复习的,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参加辅导班,让有经验的人帮你理清思路,掌握答题技巧,这样会更有成效。在此我认为百科温习应当机敏,此科目并非仅凭刻苦就能达成,归纳、记忆、应答每个步骤都要动心思,必须形成个人的独特技巧。
推荐资料: 翻译硕士黄皮书、刘军平百科、李国正百科
复试
近期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生复试多采用远程方式进行,核心内容仍聚焦于翻译理论方面,不过具体考核方式每年会有所调整,建议考生尽量做到准备周全,以下为推荐的理论书籍:由黎昌抱和邵斌合著的《中外翻译理论教程》、叶子南编写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和实践》、秦亚青撰写的《英汉视译》以及Jeremy Munday所著的《翻译学导论》
总结
写到最后
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要关注颈、肩、腰等部位,考研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身体强健是所有成就的基础。
不宜将时间战线拖得太宽,没有必要在四五月就开始每天投入超过10个小时的学习,这样做容易导致后期冲刺时感到力不从心,不过上半年每天记忆单词、练习翻译、积累百科知识等还是很有必要的。
百科和词条可以等到九月再着手记忆,政治的主观题则要十一月中旬再开始背诵,政治考试得分关键在客观题,因此前期必须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
翻译工作没有固定模式,你需要学习各家优点,弥补自身不足,接着多加实践,通过实践摸索出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选择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考研的竞争态势会持续增强,特别是翻译和教育这类热门专业,方向的选择往往比个人的付出更为关键。报考985高校需要承受相应的压力,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缺乏自信,实际上你的能力远超自己的预估。
不要被内心激动所蒙蔽,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长度,并不能直接决定考试能获得多少分数,关键在于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提升效率最为重要。
备考过程相当不易,每日都要执行相同的作息,不过不必将自己当作修行者,该进食就进食,该饮水就饮水,每周安排出半天或全天,用以稍作休憩,与朋友共赴美食,在宿舍观看剧集,同恋人相伴约会等等,备考同样需要适度舒缓,调整情绪,方能保持充沛精力,持续向前。
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希望明年金秋,我们相聚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