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已经拉开帷幕。为了迎合浙江省内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挑选专业以及选择院校方面的需求,中国教育在线特别推出了浙江高考帮品牌栏目“2023年高校招办主任面对面”,该栏目再度启动,致力于向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专业的招生政策和报考资讯。
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宁波财经学院的招生办公室主任任旭东先生。他全面阐述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向考生及家长详细解读了2023年的招生方针。此外,他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志愿填报建议。敬请关注。(招办面对面 | 宁波财经学院:2023年招生规模达6300人,设有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助力你的梦想翱翔新天地!)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办主任 任旭东
主持人:首先请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目前的办学规模。
任旭东提到,宁波财经学院自2001年创立以来,引领了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的潮流。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宁波财经学院的师生们怀揣着面向大海的壮志与勇气,成功进行了三次创业的尝试。
1.3个校区,8个二级学院。
首先,经过三次创业,学校形成了以“一体两翼”为特点的三校区布局,该布局占地面积超过1700亩。
2001年,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创业之旅。那时,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学校本部校区已经落成,其规模可以容纳12000至13000名学生。如今,周边的商业广场和娱乐休闲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地铁1号线也直接经过,从校区到市中心仅需15分钟车程。
2009年,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之旅。那时,在杭州湾新区,我们成功打造了杭州湾校区。该校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侧,其规模足以容纳6000至7000名学生。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湾新区亦被称作宁波前湾新区,其地位相当于长三角地区的雄安新区,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2019年,我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当年,在象山大目湾成功落成了象山校区,这个校区是由学校和象山县政府联合投资10亿元共同建成的。校区能容纳4000名学生。它紧邻象山影视城,致力于打造一个高端的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基地。
其次,学校目前设有八个二级学院,其中经济与管理领域占四个,具体包括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以及财富管理学院;这四个学院所辖的专业,前两年教学地点位于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则转至本部校区学习。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隶属于工科系,而人文学院则属于文科范畴,此外还有专注于设计的艺术设计学院。这些学院的专业学生在第一年会在杭州湾校区学习,接下来的三年则转至本部校区继续深造。至于象山影视学院,其专业大多设在象山校区,其中传播与策划、摄影与摄像艺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等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在本部校区学习,随后便迁回象山校区继续学业。
涵盖五大领域,设有42个本科招生专业,2023年度的总招生名额达到6300人。
该校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核心,构建了涵盖经济、管理、工程、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系。在2023年,设有42个本科招生专业及7个专科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为6300人,招生规模在省内高校中位居前列。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数量约为2.2万人,其中本科生接近2万人,专科生超过2000人。
主持人:据我所知,该校是一所非营利性质的民办学校,并且还属于事业单位。那么,这样的属性对学校的办学有何具体影响呢?
任旭东指出,学校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办学理念,其举办者并无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教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其成本尤为高昂。以清华大学为例,其年度经费预算介于300至400亿元之间;而省内高校中,2023年的预算显示,有18所高校的经费超过了10亿元。为了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质量能够与公立院校相媲美,我校目前设定的收费水平,即3万元以上,正是基于这一目标来决定的。鉴于学校的公益性办学定位,学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都将持续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得收入,悉数用于学生”。
宁波市政府给予了学校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学校拥有了1000个事业编制,这一举措为学校在引进高级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在吸引杰出人才方面,学校已经与公立高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分布均衡、学历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该校教职工总数接近两千名,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89.12%,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则为34%,具备双师双能素质的教师占比达到48.3%。此外,该校还拥有一批高层次人才,包括省级151人才、省级高校领军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以及市级领军拔尖人才等,总人数接近百人。
主持人:考生在挑选报考院校时,往往会将学校的办学水平或整体实力作为关键考量点。接下来,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下该校当前的办学状况?
任旭东指出,宁财作为浙江省首批十所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之一,在众多本科院校中独树一帜。这表明,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我校已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浙江省评估院历年统计数据,我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的满意度位居本科高校前列,宁财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勤奋务实、能力出众。
科研实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有人如是说。在我国众多新建本科高校中,我校的科研竞争力位列前茅,位居全国693所新建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百强之列。在这百强中,公办院校占据了97席,而民办院校仅有3席。总体来看,我校的科研实力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堪称佼佼者,与同期建设的本科院校相比,也具备一争高下的实力。
浙江省评估院发布的数据表明,该校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的分类评价中,教学为主型类别中排名第六(总共有31所学校参与)。这种分类评价是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种全面评估,反映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
外界评价显示,在武书连2022年发布的我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居浙江省首位。据武书连所著的书中数据,我校在民办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评估中,全国排名第9,浙江省位列第一;而在民办及独立学院联合排名中,我校全国排名第16,浙江省排名第5。这一系列排名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办学综合实力方面的优势。
2022年,浙江省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中,我校以513分的高分荣居浙江省民办高校之首。这一排名,高考录取分数的体现,真实地映射出社会对学校的广泛认可。
主持人提到,学校以“双创”价值观为指导,我想请教一下,在培养人才方面,学校具体是如何贯彻这一“双创”理念的?
任旭东表示,学校持续努力于推动所有学生的全面成长,为此推出了学生助飞项目、课堂教学的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以及“双院制”协同育人的创新措施。
学生助飞计划旨在助力学生成长与成才。顾名思义,“助飞”一词寓意着给予学生成长的动力。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学校全面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了科教融合策略,并设立了卓越人才成长激励计划。
首先,学校设立了涵盖大一至大四的纵向“卷轴式”学业成长班;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本科生导师(团)。这些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导优、导特、导资源”,旨在对学生学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借助导师的辅导、同伴间的学习以及班级文化传承的熏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需进一步强化“科教融合”的教育观念,增强科学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协作效果,不断促进高品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同时充分利用科研活动在培养学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三,实施卓越人才培育激励项目。学校借助校企合作、院际协作、多学科融合等方式,设立了创新实验班、卓越班以及微专业等课程,针对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定制化辅导与培养,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就业选择,帮助他们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看得更远,飞得更高。对于修满卓越学分且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将有机会申请获得“荣誉学士学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鲜明。《中国2035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该意见强调了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致力于打造一系列优质课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首先,致力于创建一系列优质课程2025宁大一本分数线,目前已有5门国家级的一流课程,以及127门省级的一流课程。
其次,我们构建了一支由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成功培育了21个高水平的教师创新团队。我们不断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深化,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特等奖。在这些荣誉中,李红团队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二等奖,以及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特等奖;楼沁沁团队则摘得了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特等奖。
第三,我们致力于增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能,积极推动数智化课堂实验区的创建,成功构建了涵盖十大类共158个智慧学习区域,诸如远程互动共享区、协作式探究区、多视窗沉浸式互动区、移动教学增强区以及智能资源制作区等,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平台,并在2023年荣获浙江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校”的荣誉称号。
3.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自2013年起,我国便开创性地设立了首个校企合作创办的实体创业学院,该学院以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为基石,对创业管理本科教育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深入探索和实践;2015年,时任教育部长的袁贵仁莅临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赞誉,将其誉为我国首家实行四年制培养创业人才的学府;2016年,该学院构建的“三位一体”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学院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2019年,学院与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携手共建长城商学院,推出了宁波财经学院创业2.0版本;2021年,学院新增设创业管理专业,填补了国内创业教育本科层次的空白,并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体系;2022年,BM-Lab商业模式实验室成功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经过长达十年的持续努力,宁财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创新创业文化,该校历年的创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本科高校的领先地位,并曾连续数年位居榜首。
“双院制”的协同育人模式,它代表着一种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产教之间深度融合的教育培养新途径。学校在顶层设计上予以强化,借助传统二级学院的基础,将相关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以特色专业或专业群为平台,引入合作企业共同打造特色学院和产业学院,从而实现传统学院与特色、产业学院“双院”模式的协同育人,培养急需人才,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兴经济领域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难题。目前,我们已成功建立了大宗商品商学院、长城商学院、家族财富管理学院以及数字创意产业学院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在这些学院中,长城商学院在浙江被认定为省级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则荣获宁波市特色学院的称号,并且还入选了省级高等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优秀案例。通过这些特色和产业学院的建设,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
主持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如何?能否推荐一批强势专业?
任旭东提到,根据武书连发布的我国民办大学学科门类排行榜,我校在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二,具体到管理学,更是位居榜首。社会科学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八个学科门类,这一排名结果客观地展现了学校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整体实力。目前,学校已设立三个省级一流学科,其中,财经领域占据两席,具体为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此外,计算机学科亦为我校传统优势领域。机械工程同样被评为省级一流学科,而艺术学则被列为宁波市重点学科,整体专业建设成果丰硕。
我国拥有4个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视觉传达设计。
浙江省拥有11个顶尖的本科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动画专业。
各省及各市均设有特色专业,包括但不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广播电视学、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
主持人:该校设有四个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地,对此类数据表现您有何见解?
任旭东指出,我国民办本科高校总数达到412所,其中设有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有128个,平均每所学校拥有0.3个国一流专业。我校独占4个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一数据显著彰显了我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水平,位于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我校设有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四个专业,这些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反映出学校在众多学科门类中均能全面进步,彰显了其较高的综合发展实力。
主持人提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备受瞩目2025宁大一本分数线,大家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将选择哪些就业领域?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又是如何?
任旭东表示,我校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极为关注,将就业工作视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学校配备了健全的就业辅导体系,向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职业咨询;通过举办大型的校园招聘活动、专业性和地域性的中小型招聘会以及线上直播带岗等多种方式,构建了交流平台;作为宁波人才市场宁波财经学院分市场,学校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的就业实习和职业规划工作。
学校连续数年每年都为毕业生提供了超过两万个就业岗位,其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且毕业生的月收入普遍超过了全国同类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在用人单位中的满意度更是位居全省本科高校的前茅。同时,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到了2023年,就有140多人成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学位。
主持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如何?
任旭东提到,学校近段时间内陆续推进了学生宿舍由六人间改为四人间项目,并对部分建筑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同时提升了校园的景观环境,使得校园整体形象焕然一新。此外,学校育人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引入了智慧餐厅,以及肯德基、瑞幸咖啡等餐饮品牌,这些新设施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
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和喜好,自由挑选参与科研竞赛、社团协会、社会实践以及各类文体活动。2022年,我们学校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以及学会冠名奖的殊荣,全球共有超过27000支队伍参赛,而我校是其中仅有的六支同时荣获两项大奖的队伍;此外,我校拥有包括街舞社、吉他社、乒乓球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在内的100个各类社团,同学们在参与这些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中,不仅体验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在提升自身素养、陶冶情操、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社会实践领域,我们的“我为烈士修文物”项目多次亮相央视;在体育竞技场上,我校男篮和女篮分别荣获宁波市冠军,而合唱团亦多次在浙江省合唱比赛中斩获金奖。
主持人:2023年学校在浙江省投放多少计划?
任旭东提到,2023年该校针对浙江省的本科招生名额共计4272个,这些名额被细分为普通本科、艺术类、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以及专升本等五大招生类别。具体而言:
普通类招生名额共计2371人,涵盖了35个专业,其中7个专业对物理科目有特定选考要求;此外,相较于2022年,招生计划增长了5个名额,并且新增了财务管理(家族财富管理)这一专业。
艺术招生方案涉及名额共计570个,涵盖专业种类达9种,具体类别包括美术、影视表演、编导以及播音主持等四个细分领域;较之2022年,招生计划数量有所下调,减少了20个名额。
单考单招的招生方案涉及281个名额,这一数字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具体涵盖的类别包括:机械专业、计算机专业、财务会计专业、商业管理专业、文秘专业、旅游服务专业以及外贸专业。
另有三位一体计划200人和专升本计划850人。
针对浙江省的专科招生名额共计772个,这些名额被细分为普通类别、艺术类别以及单独考试和单独招生类别。具体而言:
普通类招生名额共计234个,涵盖5个专业领域,特地为普通学生设立了影视传媒专业的招生途径。
艺术招生方案中,美术、影视表演、编导、播音主持以及摄制等五个专业类别,共计安排了268个招生名额。
单考单招的招生计划为270人,该计划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商业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影视表演专业以及音乐专业等领域。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学校2023年的招生录取政策。
任旭东指出,我校实施了较为灵活的转专业规定。本科生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业(专科生在第一学期末)后,可依据当年学校公布的转专业通告进行手续办理。学校会根据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转专业需求。据数据表明,我校学生在近年来的转专业申请中,成功率超过了95%。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类与艺术类学生之间以及单独招生考生是不允许进行专业转换的。
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对外语种类并无特定要求,入学后,学生可以选择学习英语、日语或韩语作为公共外语,具体选择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
参与“2+2”项目的学生都有资格申请学校提供的出国(境)专项奖学金支持,完成规定学分后,他们能够获得双学位。
财务管理方面,参与中美“2+2”学分互认项目,如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项目,学生两年后可选择前往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分校继续学业;该项目每年的总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大约为25万元人民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参与中韩“2+2”学分互认计划,就读于韩国东西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的总费用大约为每年6.5万元人民币。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我参与了中韩两国“2+2”学分互认项目,该项目在韩国东西大学进行;“学费加生活费”的总费用大约为每年6.5万元人民币。
学校秉持着扶贫与励志相结合、助困与育人同步发展的资助理念,实施了一系列奖励措施,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首先,在政府层面,设有国家奖学金,金额为8000元每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金额为5000元每学年;以及省政府奖学金,金额为6000元每学年。在学校层面,则有校长奖学金,金额为5000元每学年;综合奖学金,金额在800至2000元每学年之间;专项奖学金,金额在2000至10000元每年;此外,还有企业奖学金。
其次,在资助政策方面,国家提供助学贷款,金额在每年8000至12000元之间;国家助学金则设定在每年2860至5500元;此外,还包括社会资助、勤工助学以及企业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泰睿思班企业助学金高达每年6至12万元,但申请人需与资助企业签订定向工作协议。
主持人:能否请您预测一下,2023年浙江省内普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或者对应的排名顺序会是多少?
任旭东指出,2022年的选考科目并无限制,省内高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为518分,而外省高校的最低分数线为512分,我校的最低分数线则为524分,据此排序,我校在浙江省的民办高校中排名第二。
其次,2022年,省内高校针对仅限物理科目选考的专业,设定的最低投档分数线为497分,而外省高校的最低投档线同样为497分。我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则达到了513分,依据这一分数线和投档位次号的排序,在浙江省的民办高校中,我校位居首位。
第三,针对2023年普通本科专业的投档线,我们进行如下预测:若选考科目不限专业,预计将超过省控一本线27至40分;而仅限物理专业的考生,预计分数将高出省控一本线16至25分。这一预测是基于往年的录取分数,并综合考虑了今年的考生数量及招生名额等因素。
主持人:“七分考试,三分填报”,在考生填报志愿上有何建议?
任旭东:第一,理顺城市、学校和专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次,需全面考虑专业选择的三大核心准则,分别是个人兴趣导向、经济利益考量以及个人优势匹配。
第三,需留意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三大潜在风险,分别是志愿冲突风险、最低保障风险以及被退档风险。
主持人:学校的招生咨询方式有哪些?
任旭东提到,若需进行招生网在线咨询,请访问该网址:www.nbufe.edu.cn/zsb。
招生咨询电话:请拨打0574-88052238或0574-88052239。
另有:各招生专业咨询群和联系电话(详见学校招生网)
招生咨询QQ群:193599033
长按识别关注宁波财经学院招生办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