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持续推动就业服务升级、社保体系完善、人才环境优化
打出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才
日前,在“承就你”第二届承德山水杯直播大赛上,参赛选手在推介承德特色农产品。 承德市人社局供图
近日,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在校园招聘会现场选择心仪岗位。 本报记者 陈宝云摄
陈宝云 闫立辉
近些年,承德着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策略,在促进工作、健全保障、营造人才氛围等层面不断下功夫,推出工作支持增强、保障制度改进、人才氛围改善的一揽子措施。通过直播招聘搭建起就业通道,借助全天候自助平台解决服务障碍,利用竞技赛事激发人才进步活力,诸多改革举措使人社工作兼具政策刚性,又富有人文关怀,为经济进步奠定社会基础。
打好组合拳
稳定和扩大就业
8月6日,承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零工市场里,一个电子屏幕正在循环显示直播招聘活动的通知。一个简陋的直播设备旁,两个手机被放置在灯光下,工作人员对着摄像头认真说明:这个日子要介绍的职位,提供免费餐食和住宿,月收入从三千元开始,如果有意向的请在互动区域发表信息……
二十五岁的任强未曾料到,一次网络直播将影响他的职业道路。大学专科毕业之后,任强四处奔波,却一直未能获得称心的工作机会。无意间看到承德县临时用工市场的网络直播,他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前往现场,在经过官方筛选的一百多个工作位置里,他轻松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工作岗位。
这些职位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查过,母亲听说我获得了职位,非常开心,任强表示。
在承德,类似的职业帮扶活动每日都在进行。临时工作场所发挥着纽带作用,一端连接着民众的生计,另一端则关联着公司的需求。承德市就业服务局的敖笑战谈到,为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问题,当地全面实施“数据支持+实地走访”的服务方式,开发了“承才金街+云零帮”的就业服务系统,促进服务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吸纳了1.6万个企业和个人成为会员,每月发布超过110个职位信息。加大基层就业平台的建设力度并提升其服务质量,打造“市级零工市场+县级零工站+村级服务点”的三级网络体系。现阶段,已建立符合“六统一”标准的零工市场,包括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站)12个、零工驿站123个、就业服务点108个。预计今年年底前,零工驿站将覆盖所有乡镇和街道,明年年底前,零工服务点将覆盖所有村和社区。
事实证明效果显著,承德今年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三百六十四场,公布职位有三万八千个,超过五千个人借助该平台实现工作对接。
倒计时开始,请连接直播平台!第二届承德山水杯直播大赛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秦雅琳带领的队伍,正和上百支队伍一起激烈角逐。他们巧妙介绍承德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全面呈现了从储存运输到后续服务的完整流程,以此获得了评委们的赞赏。
通过发展新创事业促进工作机会增加,是承德维持工作稳定的关键举措。当地用心打造“承就你”创业扶持项目,设计建设了“承就你”创业扶持网络平台。与承德交通文艺广播联手,每星期播放《有需求找我们——工作创业专栏》节目,组织了创业培训课程、乡村整体发展网络销售竞赛等六十项活动,为三万一千三百人提供创业咨询。为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特定人群提供创业担保贷款8497.8万元,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共有207人因此成功创办企业,同时这一举措也促进了608人实现就业。
提供创业支持的理念正在转化为真实的就业机会。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高等院校、商业机构合作建立创业指导团队,聘请电子商务管理、乡村观光等领域的行家实施个性化指导,持续增强社会整体创业积极性。
三点五亿元帮扶资金,覆盖两万七千家商业机构;四百六十六场“多主题”招聘活动,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六万三千个就业机会;“三支一扶”计划选拔一百六十九名人员,规模在全省领先……这些数字反映出,承德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本地着重关注即将毕业的学生,积极推行一项旨在帮助就业和创业的方案,频繁组织在大学集中的地方举行招聘活动,并安排工作人员到校园内讲解相关政策。在上一年,为六千六百九十三名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提供了详细的服务,仔细了解了他们的就业状况,最终成功协助六千零二十七人获得工作。
针对公司和贫困人群,政策优惠同样精确送达。自去年起,本市拨付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的资金超过4.1亿元,城镇新增工作机会7.36万个,乡村劳动力实现就业77.54万个,脱贫者获得工作19.4万人,零工作家庭全部解决。
织密社保安全网
筑牢百姓幸福根基
8月7日傍晚,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门口,市民才先生把身份证靠近自助服务设备,很快,《社会保险人员参保证明》就自行打印出来了。
过去申请休假必须轮流等候,如今下班途中即可完成,极为省事。这份文件,就是承德社会保障服务从每周五天工作制转变为全天候开放的实例说明。
建立全天候的人力资源服务点,是针对民众工作时段不便办理事务、非工作时段无处办理事务的难题而采取的措施。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阎雅静表示,当前该城市配置的自助服务设备能够处理企业退休金、失业金等七个领域的五十四个具体事务,今年已完成十万余次业务办理。
这种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体现了承德社保服务水平提升的一个方面。近些年,这个城市不断推动省级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向市乡村延伸,321项便民服务事项能够在线办理,“综合窗口服务”模式普及全市;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了3000多个基层服务点,安排专人协助办理,使山区居民减少奔波;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开辟优先通道,安排人员上门提供帮助。
以前需要人工审核,这好比大海寻针。承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王卫华启动了“承智立控”平台,此刻,该市社保业务信息正动态展示在屏幕上。
该综合性数字化监管体系由八个分支构成,能够远程指挥业务运作,直观展示风险征兆,为参保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能自动发现参保记录重叠、待遇非法领取等问题,并提前发出警报,迅速阻止行为发生。
从被动处置转为主动管理,承德社保基金监管取得显著进步。承德是全省社保经办机构数字化升级试点和风险评价试点,其做法正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每项社保资金都与民众根本福祉息息相关,必须以最严格的措施保障‘养老钱’‘救命钱’。”王卫华指出。
每月能领到三百余元的企业年金,让退休生活多了一重保障。承德市退休职工赵英戈,三十年来在本地企业工作,如今成为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受惠者。承德地区参与年金计划的企业已有118家,这一数字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得以同时享有基础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双重福利。
承德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系统完善:参保人群不断扩大,公职和机构退休者工资依据规定逐步增加,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151元增至171元,超出全省标准;替6.82万贫困人员缴纳养老费用达682万元,24.93万贫困人员准时全额拿到补助,确保参保、代缴、发放三项指标全为百分之百。
社会保障关乎民生安全,也维护社会稳定。王卫华表示,承德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险的参与范围,另一方面提高服务便捷程度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同时健全多层次的保障机制,以此让民众的满足感更加强烈,幸福体验更加持久,安全感受更加稳固。
加强技能培训
促进人才集聚提质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实训基地里,王妍教师正弯腰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技术:用双臂环绕练习者腰间,拇指部位抵住肚脐上方三指宽的地方,迅速朝内向上施力……这套规范操作,就是她在河北省第二届技能竞技活动养老护理项目上夺冠的拿手绝活。此次竞赛中,该校教师与学生收获了三项金牌、一项铜奖以及一个优秀奖,整体表现位列全省同类教育机构之首
我们培养的目标不只是技术人才,还有京津冀康养行业迫切需要的专业护理人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的院长单伟颖,作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的主管,明确指出了承德人才培育的明确方向。
近些年,这所学院针对急需的健康护理人才和婴幼儿照料师等岗位,已经培训了六百五十名学员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现已成为当地养老服务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
承德地区,诸如王妍之类的专业人才借助“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迅速提升能力。当地政府颁布《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新增认定市级工作室6个。目前,承德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处、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5个,构成了基地培养骨干力量、工作室指导新人的完整培养体系。
“燕赵黄金台引才工程”推行之后,承德有十二位个人被纳入燕赵黄金台引才工程名单,另外有二十六位被授予“承德市技术能手”称号,现在该市省市级技术能手的总数是一百五十九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也荣获全省首批提供长期照护师技能等级评定试验资格,实现了技能等级与职业前景的紧密对接。
茶艺鉴别、茶席布局、冲泡技巧调整……在首届“华祥苑国缤茶”杯承德市茶行业技能竞技活动中,刚经历高考的奚筱妤,将自己对茶道茶艺的认知,充分地呈现了出来。
当前,承德邮政快递领域的技能竞赛、女职工家政服务领域的职业能力比拼等赛事接踵而至,构成了一个囊括十多个不同行业的竞技网络。
一次竞赛使我由一名普通月嫂蜕变为金牌月嫂。在最近举行的承德第六届女职工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刘海玉谈到,比赛机会让众多技术专长人士意识到“技艺精湛者收获更多”的可能性,让精湛技艺为劳动者铺设了光明的职业道路。
承德最近着重推行人才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人才集中提升计划,详细收集了与主要产业相关的人才需求信息超过五千七百项,组织了二百九十二场招揽优秀人才的各类活动,成功招徕了八百四十六名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及四百零三名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同时促使八千九百一十三名大学毕业生向主要产业领域流动。
必须促使本地优秀人才崭露头角,同时吸引各路杰出人才心向往之。通过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借助竞技活动进行鼓励,运用行政措施给予支持,构建优质发展平台,承德正以引进培养留住利用的全方位策略,为经济进步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