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5清大录取分数线,清华大学迎来2025级本科新生入学。今年该校增加本科招生人数,涵盖高考统招、强基计划、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十多种录取途径,总计招收大约四千名学子。其中,自强计划报名人数较前一年增长一倍,专项计划录取总人数创下历史记录。
清华大学本科招生负责人杨帆表示,2025年该校招收的4000名本科新生里,来自大陆的学生大约有3700人,他们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1100多所中学;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大约90人;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有300余人,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白俄罗斯、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构成了国际生的主要部分。
今年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里,有几对双胞胎特别引人注目。北京来的王姝瑶和王姝婷,一个进入致理书院,一个就读临床医学类(卓越医师科学家)专业。辽宁的郭长翰和郭长霖,兄弟俩分别被未央书院和探微书院录取。湖南的王辅佐和王辅佑,也分别进入了探微书院和计算机类学习。
自2011年起,清华大学不断借助自强计划与国家专项计划,将优质教育资源精确投放到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优秀农家子弟。2025年,清华大学取消了自强计划的校考部分,转而依据各省招生计划和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这一变化使得报考人数激增至6500余人,较前一年增长了1.8倍2025清大录取分数线,最终录取的学生有270余人,他们来自全国近200个县域的中学,涵盖了计算机专业、新雅书院、临床医学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自动化专业、为先书院、笃实书院等所有招生类别和书院。今年国家专项计划录取了超过280人,借助这两个专项计划,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中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总人数实现了历史峰值。
清华大学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运用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研衔接贯通等创新培养方案来实施强基计划。2025年,强基计划的报考学生数量突破1.7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了7%。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和身体素质测试等环节共同完成了900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的选拔工作。这些学生将进入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这五个强基计划书院进行学习。
清华大学也在开辟特殊人才选拔途径。2025年,通过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丘成桐数学英才班这三个项目,录取了大约190人。
杨帆表示,要促进清华独特中国书院制度的发展,2025年,清华大学将设立四个全新书院,它们分别是无穹书院、紫荆书院、自强书院和水木书院。无穹书院秉持智能培育、数理奠基、问题钻研、协同进步的宗旨,着力造就最具开拓精神的AI领域杰出人才;紫荆书院作为清华大学创办的首个全外语本科生社区,强调国际视野、创新实践理念以及小规模教学环境;自强书院专注于智慧能源领域,整合智能电网等六大新兴学科与电气工程等传统学科,从而为学生开辟更宽广的成长通道;水木书院以“人工智能引领的工程与管理”为核心,围绕前瞻性课题设计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计划。
二零二五年,清华园在四所全新书院招收了六百多位渴求将传统工科学识与多元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杰出学子。该校目前设有十五个负责本科教育的书院,二零二五届本科生中大约有五成六的人进入了书院接受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