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融学院邮编是071051,学校位于河北保定恒祥北大街3188号,这是一所中央和地方共建的本科院校,专门培养金融领域人才,属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机构。
二、河北金融学院简介
学校创建于1952年,最初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早期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河北省分行银行学校、保定银行学校、河北财金学校以及河北银行学校等时期。1984年,学校提升为专科层次,定名为“保定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学校再次更名,称为“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转由河北省政府负责,采用国家与地方联合建设、地方主导的管理模式。2007年,提升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河北金融学院。
教育宗旨:遵循“崇德重诺、探求真知、崇尚实践”的治学原则,发扬“勤奋学习、锐意进取、注重实效”的校园风气,以“强化党的领导建校、树立品牌立校、提升质量兴校、汇聚英才强校、依法治校”为教育方针,秉持“扎根河北、辐射全国、依靠产业、贡献社会”的发展思路,以培育具备创新意识、全球眼光和卓越发展潜能的实用型专才为宗旨,决心打造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性财经高等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超过一千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超过二十五万平方米,设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博物馆、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教学与生活条件完备,校园环境十分漂亮,被授予“河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达一百三十四万册,电子图书有三百八十八万册,纸质期刊(含电子期刊)种类达二万八千种。金融博物馆是省内各高等院校中规模最为宏大的货币金融类博物馆,收藏各类展品超过五千件,同时承担着国家金融战略教育基地的重要职责。
学校设立金融学科、会计学科、保险学科、管理学科、经济贸易学科、信息管理与工程学科、商务外语学科、法律学科等九个教学单位,分别承担相应领域的教学任务;同时设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公共外语教学机构、基础课教学机构、体育教学机构等四个公共教学机构,负责全校基础课程与公共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设有研究生培养部门与继续教育服务部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该机构提供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向和二十七门本科课程,其中包含四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优质专业,一个国家级专业改革示范点,四个省级优质专业,三个省级专业改革示范点,以及两个省级本科教育特色基地,这些构成了以经济和管理为核心,文学、法学、理学、工学为辅助,金融为亮点的学科课程架构。
教学工作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学校建立了独特的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采用动态四驱自优化机制,同时,还构建了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该体系以双主体、双导师、双考核为核心特征。近些年,学校聘请了十三位经济学与管理学界的资深学者作为首席专家,目前拥有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并且曾获得七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立足于相关领域开展教育,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牵头创建了全国技术经济学会金融科技分会;同众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组织及公司达成了上百项合作意向,顺利设立了涵盖“地方资本交易市场”、“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网络金融”等方向的多个特色项目;拥有国家级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一处,省级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三处,国家级的实验教学优秀基地一处,省级的实验教学优秀基地六处,以及专业化的实验室二十八间。
学校目前拥有河北省社科领域独一无二的科研平台——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同时设有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并作为河北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此外还包含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共计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4个市级科研平台,这些平台共同构成了河北省经济管理类科研实力最强的平台集群。成功启动超过一百六十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撰写四百六十多篇核心期刊文章,编纂七十四部专业书籍和教材,赢得十一个省部级科研荣誉;负责河北省、保定市、邢台市金融行业“十三五”计划制定,以及河北省贫困县脱贫和扶贫开发效果评估等工作;创办《金融咨政》杂志,在保定市阜县建立“金融扶贫研究基地”,三十多个研究项目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正面评价,部分成果提交中央领导审阅,有力支持了政府金融政策的制定。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冀中能源集团、保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定市分行等五家单位合作创办培训院校,对服务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学校设立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与雄县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雄县研究机构,并与多家知名公司联手打造东湖云端、金融谷、匠人谷、科大讯飞、康迪、京雄直通车等多个分支基地。组织了多项高水平的学术论坛活动,例如京津冀合作论坛和环雄安论坛;挑选杰出学者加入雄安新区建设咨询团队,参与了“雄安新区创新模拟演练项目”和“雄安新区房产政策创新项目”;接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开展“雄安新区房产投资融资创新研究”;创建了中挪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机构,为雄安新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教师团队情况:该校共有工作人员七百七十六名,包含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教师五十二名,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比例达到四十三点七,拥有硕士或更高学历的教师比例高达九十二。拥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余人,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50余人,涵盖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等;在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设有5个教师海外研修基地,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教师海外攻读博士项目;超过30%的教师完成过海外研修,学校基本形成了一支“高水、应用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招生和就业方面,目前学校里念书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外国留学生加起来超过一万一千八百人。学校一直把创新和创业的教学活动放在整个学习培养计划里,并且建立了一个从学生创业起步的地方,接着是创业的试验场所,最后是保定市大学科技园这样连贯的创业支持系统,让有想法的学生能够一步步实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这些全国性的权威媒体都多次介绍过我们学校在创新和创业教育上的做法和成效。学校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河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河北省首批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称号,河北省首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称号,河北省首批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称号,河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称号。我校学子在三年间,于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斩获了六百二十余项高级别荣誉。2018年,学校有二十三个专业参与省内本一批次招生,其中文科和理科的投档分数线,分别位列全省高校第10位和第9位。本校学生凭借“品德优良”“适应力强”“技能扎实”“根基稳固”的优势,深受合作单位赞誉河北金融学院邮编,学生职业发展展现出高就业率、高就业品质、高职业幸福感的“三高”态势,同时就业领域与学校育人目标高度一致,学校因此荣获教育部全国就业五十强高校称号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爱尔兰、波兰、英国、新加坡等众多国家的高校和教育研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伙伴关系。学校同爱尔兰、波兰的高校合作开设了三个本科层次和四个专科层次的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目前,参与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总数超过两千人,在河北省的高等院校中名列第一。学校已经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特莱恩大学、爱尔兰格里菲斯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十多所国外大学达成了跨国双校园培养项目的合作意向,这些项目包括专本连读、本硕直通车以及硕士海外培养等形式河北金融学院邮编,学校通过这些合作接收留学生,并且已经建立起一个留学人才双向流动和互动交流的合作体系。近些时候,学校获评全国首批“教育设施国际往来试验基地”,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杰出学子海外交流计划”承办资格,并被确立为“河北省人才引进与智力汇聚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