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的邮政编码是一百零八四,这所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四十八号,它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是新中国成立时国务院认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院校。
二、北京体育大学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级重点大学,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高校,在中国和海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北京体育大学被国务院列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首批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院校,还是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体育类高校。2007年,该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获得国家级重点学科称号,并且在教育部连续三次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价中均获得头名。
北京体育大学有着辉煌的创建历程北京体育大学地址,积淀了丰厚的学术传统,具备了稳固的发展根基,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特色,其声誉在国内外广受赞誉。这所院校归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辖。
该校始建于1952年,次年举办首次开学仪式,最初定名为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调整名称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再次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机构坐落于海淀区信息路,拥有土地面积大约1400亩,建筑空间总计约60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包含五十个下级教学及行政机构,具体有研究生培养机构、教师教育部门、专业竞技学院、武术专门学院、综合管理学院、运动医学学院、成人进修学院、海外交流学院等八个学院,另有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组、体育艺术专业组、运动医学治疗专业组、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组等五个专业组,同时设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部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机构、科学研究所、教学实训基地等三个职能部门,并附设竞技体育实践学校和中等体育专业学校两个下属教育机构。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设在学校,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也设在学校,体育道德与廉政风险研究中心同样设在学校。
该校拥有四门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具备十二门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两门为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另设有五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家省部级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一家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此外还包含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两家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校建立了体育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的授予权,同时能够授予教育学、理学、医学这三大学科门类的博士与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临床医学这三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以及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开设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这十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三个国家级专业建设基地,四个北京市级专业建设基地。
该校目前有各类注册学生超过一万六千名,其中本科阶段学生超过八千名,研究生两千四百名。每年培养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留学生一千名。学校现有教职工一千零一十一名,其中专职教师六百二十七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员工三百九十二名,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六十五名,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人员一百八十四名,另有超过二百三十人次在国际和国内体育机构担任职务。
该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与科研设施,设有室内体育场馆二十五个,室外运动场地七十四处,图书馆内藏有百万卷书籍。
学校在全国2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了36个教学点;与北京学院路地区的19所知名大学组建了教学合作组织,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能够进入这些重点大学学习,充分利用它们优质的学术资源。2007年学校以完美表现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都超过95%。
学校已经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79所大学院校建立了互动联系,实施了师生互换、远程授课等合作项目;学校还向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位国际体育团体负责人和知名学者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自1958年接收留学生至今,学校已经为106个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留学生。
学校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履行育人职责,推动学术进步,参与公共事务,发扬文化精神,为国家造就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教育工作者、运动指导、竞技选手及行政人才,对中国体育发展、高等教育进步、奥林匹克运动推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赢得了国家政府、社会民众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国际奥委会曾经授予该校三位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学术研究荣誉证书以及体育教育贡献奖,同时向学校颁发了二零一一年国际奥委会颁发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项。学校曾经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还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7届奥运会贡献奖”和“28届奥运会贡献奖”,另外,有366人被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的荣誉,还有82人分别获得了“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以及“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
在“十二五”阶段,北京体育大学将依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认真领会并执行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指示北京体育大学地址,迅速推进成为世界顶尖体育院校的步伐,全方位满足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以及科技强国等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要求,为体育强国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