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已经落幕,高考结束后,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转变为志愿的填写与投档录取流程。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9个省份及直辖市开始采用“新高考”制度,这一变化也使得志愿填报的方式经历了显著的转变。
“新高考”覆盖29省份
志愿填报有何变化?
新高考体制摒弃了以往文科与理科分科的教学及考核方式,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的统一考试之外,学生还需自主挑选另外三门课程,这些科目成绩将一并纳入最终的总评成绩中。
目前,在提前批、艺术类等特殊类型招生之外,涵盖范围最广的普通本科批次招生,大多数省份都实施了院校专业组合的报考方式。
即指某所高校将具有相同选课规定的专业或专业类别归入同一组别,供考生进行选择。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泰指出,以该校的专业配置为参照,若考生选择物理与化学作为选考科目,学校将设立多个专业组。在这些专业组中,以物理与化学为主体的招生专业组涵盖了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理科实验班以及交通运输等五个专业。
院校专业组将原先的文科和理科两大类别进行了细化,划分出众多小类别,这些小类别中选科科目一致,学科方向也较为接近,例如某所高校会将那些必须选择物理和化学作为专业基础的学生归为一组。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招生处负责人雷棉炘指出,各专业组均设定了具体的选考科目标准,考生需满足这些要求方可选择对应的专业组进行报考。在高校分配专业时,其操作范围仅限于专业组内部,确保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与录取的专业在学科基础和兴趣特长上更为契合。
今年是首次推行新高考制度的一些省份,除了青海之外,还有七个省份选择了采用院校专业组合的报考方式。
专家指出,考生及其监护人应积极参与各地陆续启动的在线模拟填报活动。
务必注意,在各个专业组内部,不同专业之间可以进行调配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但考生若决定不接受调配,需三思而后行。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延宝指出,当考生被分到某个专业组时,若该专业组录取名额已满且考生拒绝调剂,那么他们面临被退档的可能性。一旦被某个专业组退回,考生可能会考虑是否还有机会被分配到他们所填报的下一个专业组。这根本行不通,因为当前实行的投档规则是单次投档制。换句话说,若考生一旦被投档,却遭遇退档,便只能等待下一轮投档机会。
除此之外,诸如山东、浙江、青海等省份在普通本科批次采用的招生方式是“专业(或专业类别)+院校”的组合,即直接将某所高校的特定专业作为报考选项,这样做更有利于保障考生的专业选择意愿,减少了考生被分配至不感兴趣专业的可能性。
然而,与此同时,考生和家长需填写数十至百余个平行志愿,这无疑在信息搜集和志愿排序上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曹良志表示,若考生倾向于选择专业,例如倾向于学习电气工程,那么他们可以将不同学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置于志愿表的前列;而若考生更看重学校,则可以将该学校的所有专业都放在优先位置,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首次新高考省份
填报志愿如何“有据可依”
目前,新高考省份的考试科目构成分为两种。
这种模式被称为“3+3”,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的统一考试外,考生还需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门科目中自主挑选三门进行考试。
此模式被称为“3+1+2”,即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统一考试科目外,考生需在物理与历史两门科目中挑选一门作为主攻方向,并且还需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额外挑选两门作为辅助学习科目。
今年这八个省份首次实行了新高考的“3+1+2”模式,那么,依照文理科划分的录取分数线是否依旧具有参考意义呢?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延宝表示,在其本科招生网页上,可查阅近三年来各省份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将此分数转化为考生所在省份的全省排名,即得出该专业的最低录取名次。依据新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可筛选出专业组内各专业的最低录取名次,以此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若采用专业加院校的报考方式,则可参考该专业往年的最低录取排名。
专家指出,在“3+1+2”的选科体系中,尽管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对考生的报考方向进行了划分,但仍然存在两门再选科目,这使得报考组合相较于以往文理科更加繁杂,无疑会对各学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和排名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考生在评估自己是否能够被录取时,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尽量预留一定的余地。
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石磊提醒,考生需关注自身排名,同时参考目标院校及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所对应的排名,建议查阅不同地区的“一分一段”表格,并对比目标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与去年有何变化,通过这些信息来明确自己的志愿填报范围。
曹良志,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建议构建一个由冲刺、稳定和保底三个层次构成的志愿梯度。具体而言,应挑选出往年录取分数线高于自己、与自身相当以及低于自己的院校各若干所作为志愿。在选定后,还需与心仪院校的招生教师进行深入沟通,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最终再将志愿正式提交。
对于今年新高考地区考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各地考试机构与高等院校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技术及平台,实施了多样化的个性化辅导,并向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和咨询服务。
出分前
志愿填报要做哪些准备?
考生在选择心仪的院校与专业时,务必仔细研读招生简章。历年来,不少同学因忽视这一点而遭遇不测。在众多报考要求与限制政策中,诸如身体条件、政治审查等,若不满足条件却盲目填报,即便分数达标,也难以被录取。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马泰提醒:在省区填报专业志愿时,考生及家长需留意体检要求,部分专业可能设定体检条件。若投档成功但体检结果不达标,将面临被退档的可能性。
专家提出,在成绩公布之前,尽管尚无法与心仪的志愿完全吻合,仍可制定一个较为宽泛的报考计划,待成绩揭晓后,便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例如,需全面考虑个人的专业倾向,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热爱,以及自身能力是否与之相匹配等。
部分学生对于专业选择尚存疑虑,倾向于选择宽口径招生,甚至打算在入学后探讨转专业的可能性,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预先进行规划的。
在提交志愿选择之前,考生务必深思熟虑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需秉持初心,慎重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成员陈志文提出,家长与孩子应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需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想从事何种事业,随后根据这些想法做出相应的选择。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姬强 吴汶倩 李峻 董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