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农学院的赵锋书记前往昌平区马池口镇的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实地考察了田埂地头,并针对生物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实习学生,进行了一次内容丰富且见解独到的乡村振兴主题教育课。
赵锋带领同学们回溯了我国农业领域百年的沧桑巨变,介绍了其中的关键节点;他详细阐述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促进乡村发展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赵锋深入剖析了北京市在推动乡村振兴、率先达成农业现代化目标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迫切渴求,同时鼓励同学们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培养农业情怀,致力于农业发展和振兴。
赵锋鼓励同学们,要坚定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之心,肩负起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的重任,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转变为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的动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经历风雨考验,增长见识才干,锻炼意志品质,提升能力水平,将爱国爱党的情感,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具体行动上;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能力,既要钻研理论书籍,也要参与社会实践北京农学院信息平台,既要广泛阅读,更要深入基层北京农学院信息平台,在学习和思考中、在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持续提升服务农业发展振兴的水平;要深入田间地头,培养服务农业发展的情感,坚持定期走访乡村,与农民建立真诚友谊,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用具体行动和显著成效,提升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获得启发,从广袤的土地上汲取养分。
这堂设在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内容鲜活且意义深远,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参与这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对投身农业、热爱农业、建设农业、发展农业的决心更加坚定,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将运用专业所长和知识储备,投身乡村建设,肩负起时代使命,将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田间地头取得丰硕成果,把个人价值体现在农民的丰收喜悦中,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锐意进取、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