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于众多法语考生而言,高考似乎已成为一段久远的往事,然而法语专业考试,每年那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以及全民范围内的作文热议,又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亲近与熟悉。
学习法语的朋友们肯定知晓,法国同样设有类似的高考制度,即广为人知的“法国高考”——Bac考试,即高中毕业会考。就在本周一,2019年的法国Bac考试正式拉开了帷幕。提及Bac考试,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便是那些深奥难懂的哲学试题。那么,除了哲学试题,Bac考试还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也分为文科和理科进行考试呢?下面,我就来与大家详细探讨一下关于“法国高考”的相关事宜。
Q1
法国Bac考试是怎么来的?
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在法语里称作Baccalauréat,通常简称为Bac。这个词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法语中的bacheler以及拉丁语的baccalarius,它们都指的是那些渴望成为骑士的年轻男子。
法国的Baccalauréat考试源头可回溯至13世纪,那时巴黎大学首次诞生了法国Bac考试的初步形态,象征着学生步入艺术、法学、神学、医学等高级学科学习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
此后,Baccalauréat走过了漫长的演变历程。或许有人了解,在英语中存在与之相似的词汇,即Baccalaureate和Bachelor。起初,英国借鉴了法国的这一过渡阶段,并逐渐发展出了现今的本科及学士学位制度。然而,在法国,这一制度演变成了更低层次的高中毕业会考以及高中毕业证书。
目前法国广泛采用的考试体系源自于1995年的相关准则。2019年的法国Bac考试在6月17日至24日举行。没错,整整八天!从持续时间来看,法国社会为Bac考试所投入的“工作量”与我们中国相比,毫不逊色。
Q2
如今的法国Bac考试也像中国一样分文理科吗?
法国的高考分为多个类别,与中国仅有的文理科不同。其分类体系更为繁杂。
Bac考试涵盖三大类别,具体包括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技术高中毕业会考以及职业高中毕业会考。
职业Bac考试
首先,我们得明确的是职业Bac考试。正如其名,这项考试旨在帮助高中生为踏入职场打下基础。通常,这些学生就读于职业高中,完成职业高中毕业会考后,按照常理,他们不会选择继续深造,而是直接步入工作岗位。
技术Bac考试
在法国,技术Bac考试是艺术生通常选择的考试项目。目前,这一考试体系包含八个不同的分支,具体如下:
科学与社会健康(ST2S)学士学位
社会和健康科学技术
工业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学士学位(简称STI2D)
工业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
实验室科学技术学士学位(简称STL)
科学技术与管理治理学士学位(STMG)
企业管理科学技术
农学及生物技术学士学位(STAV)
农艺和生命学科学技术
酒店与餐饮科技学士学位(STHR)
旅游餐饮业科学技术
戏剧、音乐与舞蹈科学技术学士学位(TMD)
戏剧音乐舞蹈科学技术
设计科学与应用艺术学士学位(STD2A)
设计和应用艺术科学技术
显而易见,技术类Bac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特定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其重点在于实际应用与操作,这一特点与即将提及的普通Bac考试有着明显的不同。
技术Bac考试的优势在于它能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与职场社会产生联系,提前知晓不同行业的工作内容。然而,在中国,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坚信,在当初国内填报志愿之际,绝大多数人对于如何挑选专业以及这一选择对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无所知,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
普通Bac考试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常见的Bac考试,这可能是广为人知且众多法国学子参与的一种“法国大学入学考试”,该考试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
经济与社会学士学位
* 经济社会类
* Baccalauréat littéraire
* 文学类
* Baccalauréat scientifique
* 科学类
这三种考试的名称分别为系列ES、L和S(即séries ES、L、S),其中文学类和经济社会类考试占据了两个席位,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法国社会对文科教育的重视。
Q3
法国Bac考试考哪些科目?
Bac考试的分类同样繁杂,为此,小编特意制作了一张图表,旨在协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其分类结构。
你以为这张表格就能彻底结束Bac考试的“魔鬼分类”了吗?然而,你未免太过乐观了。除了那些必须参加的科目——诸如哲学、历史地理、第一外语、第二外语等——之外,还有众多可供选择的专业考试等待着你。
经济社会类:
文学类:
高级第一外语、高级第二外语、第三外语、拉丁语、希腊语、数学、马戏、舞蹈、音乐、视觉与造型艺术、艺术史、戏剧、电影视听以及当代世界的权力与格局。
生命科学、土地科学;工程学领域;生态学、农艺学、领土学;信息科学、数字科学。
这种分类确实让人感到头疼,然而,大家是否察觉到,实际上它倒是挺贴合法国教育的特点呢?
首先,我们应当重视人文社科领域。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其地位实至名归。无论学生准备参加哪类考试,都必须接受哲学、历史、地理等偏文科目的考核。
此外,还需关注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过渡问题。那些可供选择的考试科目,是否与众多大学的专业设置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法国的中学生若能接触这些知识,对于他们发现自身真正的兴趣所在以及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无疑将大有裨益。
最终法语专业考试,学校特别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关注那些书写技巧高超、答题技巧娴熟的学生。出色的口头沟通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设有众多以口语为主的考试形式。
Q4
法国Bac考试题目形式是什么?
除了那些备受关注的“网红题目”,每年都会上演的诸如“考生遗忘准考证”、“交警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学生赶往考场”以及“学生不幸错过考试”等几则“经典故事”,还有语文作文,这些内容几乎占据了媒体版面的绝大部分。
前些年,每当中国高考作文题目揭晓之际,所谓的“法国高考作文”便常被媒体搬出来进行对比。众多人士对法国试题的思辨能力予以赞誉,并用其来对国内的作文题目提出批评。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试题并非作文,而是哲学性质的题目,其文体正是广为人知的法语论文——dissertation,考试时长长达四个小时。撰写过论文的人或许不会对这样的时长感到意外,因为频繁地发现,四个小时的时间往往远远不够。
在法国,考试有时仅有一道题目,这听起来颇为惬意,然而,对于那些了解相关法语考试内容的人来说,只需应对两道哲学题,便足以让人感到压力山大。
哲学
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哲学科目与我们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不同,其中融入了对生命与自我更多的思索。各类考试的哲学考察内容也各有侧重。哲学试题通常分为三个选项,前两个题目涉及某一主题的论文写作,而第三个题目则是要求对一段文字进行阐释。我们重点关注前两个问题。以2019年和2018年的最新考题为例:
需明确指出:此处的翻译仅作概要理解,鉴于“dissertation”一词具有多重含义,故而翻译时需从多个角度出发。
文学类考试的哲学题目
2019
能否摆脱时间的束缚?
探讨艺术杰作的价值究竟有何必要?
2018
文化是否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符合人性?
我们能否舍弃对真理的追求?
经济社会类考试的哲学题目
2019
道德是否能够成为最优越的政策选择?
工作是否导致了人们的分化?
2018
所有的真理是否都具有绝对性?
能否对艺术毫无感觉呢?
科学类考试的哲学题目
2019
文化的多样性是否会对人类整体的统一性构成障碍呢?
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这难道就是放弃个人自由的表现吗?
2018
欲望是否揭示了我们的缺陷所在?
体验不公,这真的是了解何为公正的必需途径吗?
大家浏览了这些题目后,是否觉得它们颇具辩证色彩?然而,相信法语学习者们懂得,只要勤加练习,论文写作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技巧”。例如,必须从正反两面入手,挖掘话语中可能存在的多种解读,并且务必提升论述的深度等。
语文
法语考试是一项预考,并不包含在最终的考试科目之中。这类预考通常在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期间进行。尽管今年的官方Bac考试定于6月17日至24日,但这些预考同样构成了Bac考试的一部分——高二学生需参加2019年的法语考试,而高三学生则需应对2018年的考试。此外,法语考试的内容也会因不同科目而有所差异。以2019年的文学类试题为例:
Objet d'étude(主题):
从17世纪至今,戏剧文本及其舞台呈现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莫里哀所著,《贵人迷》一剧,首演于1670年,其第一幕第二场中,展现……
博马舍所著,《塞维亚理发师》一剧,首幕第六场,成书于1775年。
维克多·雨果在其作品《吕布拉斯》的第二幕第一场中,于1838年创作了这段文字。
题目数量依旧不多,仅有两道题目。第一题是阅读理解,询问在这篇文章中歌曲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第二题则是法国学生的语文作文,这是一道选做题,包含三道风格迥异的题目。
1. Commentaire(评论题):
您将对该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节选进行评述。
2. Dissertation(论述题):
戏剧作品的内涵以及它带给我们的愉悦,是否仅仅依赖于文字?
戏剧的内涵和欢愉是否仅仅建立在文字之上?
您的思考将基于语料库中的文本,包括课堂上所研究的那些,以及您作为观众所积累的经验。
根据三篇文本,课堂所学和观看戏剧的经验给出分析。
3. Invention(创作性写作):
考虑到莫里哀作品中人物的特性以及文本的基调,创作一幕场景,在这幕场景中,朱尔丹先生向他的妻子和女仆妮可汇报了他的音乐课程。两人均对他的自诩表示不赞同。
这便是人们口中的法国作文题目,其文学气息是否颇为浓厚?进一步观察第二题,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对考试内容的检测,更是对考生平日积累和生活经验的考查。
法国的文学宝库极其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以至于我不禁感叹:这些作品恐怕再过数百年,仍能保持其独特性,不会出现重复。
TPE
TPE构成了提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实际上,它指的是针对某个特定问题领域进行的30分钟演讲,涉及以下若干主题:
地理
法国地理试题同样值得关注,我作为一名文科生,还记得过去大家将地理学科称作“文科中的理科”,对于众多文科生来说,这可是个难题。不过,法国的地理试题与中国试题的风格大相径庭。
地理和历史是综合试卷。来看看2019年最新出炉的试题内容:
近东与中东地区,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饱受冲突之苦。这片土地,历经沧桑,成为了矛盾与纷争的聚集地。(历史)
借助本年度所分析的案例,对以下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自德雷福斯事件起,法国在一系列重大政治危机中媒体与公众舆论的表现。(历史)
世界各地的和平维护活动,是否映射出了全球的地缘政治结构?依据图片内容进行分析。
1) 选择两个主题的其中一个进行回答(历史):
自1949年以来,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以来,欧洲的治理状况如何。
绘制地理草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领土的融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这类考试常涉及那些缺乏固定答案的讨论性问题,与其将其视为对历史或地理的考察,不如将其看作是对国际关系的探讨。因此,学生需要加强对国际局势的关注。
好的,现在小编的示例已经全部展示完毕。总体来看,法国的Bac考试在开放性题目方面更为突出,相较于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们更倾向于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无需对中国的高考与法国的Bac考试进行比较,优劣之分,毕竟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国情和考量。
Q5
法国Bac考试的本科录取率到底是多少?
实际上,尽管法国的Bac考试也被称作“高考”,但与我国的高考相比,其残酷性实在微不足道。尽管我国近年来分数线有所下降,大学教育也日渐普及,但本科的整体录取率仍维持在约40%的水平。
法国的Bac考试及格率高达近九成,2018年整体平均通过率达到了87.9%。因此,相较于法国学生,我国学生的升学压力显然更为显著。
Q6
法国Bac考试的未来如何?
如同我国,法国的Bac考试亦在探寻变革之路,并且这一变革即将成为现实(此处主要指的是常规的Bac考试)。
今年新入学的高二学生们很快便需作出新的抉择,自2021年开始,Bac考试已不再分设三个类别。届时,所有考生均可自主挑选想要参加的考试科目。这情形似乎有些耳熟能详?据悉,我国的高考改革亦计划取消文理科目的划分,允许考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马克龙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举措中,此措施占据显著位置,由现任教育部负责人Jean-Michel Blanquer主导提出,并在2018年得以顺利实施。
取消S,L,ES分科,最终考四科考试,占总成绩60%。
从Q3的表格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当前的Bac考试体系中,六月份的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尤为显著,因此才导致了考试时长达到八天之久。
自2021年度开始,考试的总数显著下降,其中哲学考试作为唯一幸存者,继续预定于六月举行。
除了参加哲学科目考试之外,学生还需额外应对两场由考生自行挑选的专业科目笔试。学生在高一升入高二时,需挑选出三门个人感兴趣的专业课程来学习;随后,在迈入高三之前,他们需从中选出两门科目作为自己的Bac考试科目,并在高三阶段集中精力深入这两门科目的学习。学生可选择的课程包括:数学、物理与化学结合、生物及地球科学、生物与生态学联合、经济学与社会学并重、人文学科涵盖文学与哲学、外语与文学研究、艺术领域、工程学科、历史与地理以及地缘政治学、数码科技与信息科学。这两门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春假结束之后。
在六月,学生们将面临一场时长20分钟的重要口试。每位学生的考试内容均不相同,紧密关联他们所选择的两门专业。学生需就所选专业进行展示;而评委们则会基于学生的专业背景,着重从科学和历史两个维度进行评估。评委通常由三人组成。
法语口语和笔试考试依然是学生Bac考试的一部分,且高二时便进行,这一规定并未发生改变。因此,所谓的“高考”最终将包括两门专业考试、哲学考试以及口试,这四项考试合计占总成绩的60%。这两门专业课程考试安排在春假之后,而哲学考试和口试则定于6月份进行。通过这样的安排,考试的时间得到了显著缩短,同时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也得到了降低。
小测验构成了总成绩的40%比重。
在最终的高考中,历史与地理、第一外语、第二外语、数学以及物理与化学等多个学科被取消。这些科目将在高三阶段以持续评估的方式呈现,其成绩将占据高考总成绩的40%。
为确保公平性,我国将设立一个国家级的数字试题库,即国家数字题库。该题库中的所有小测试题目均将从中选取。
高中学习阶段平时表现地位大有提升。
改革之后,持续评估在总成绩中占据了40%的比重。这一比重由两部分组成:其中30%的分数源自考试和测验,另外10%的分数则来源于学校报告,即les bulletins scolaires。这些学校报告可以被视为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估记录。
此举将有助于那些非应试选手,同时也在向广大考生警示,切勿企图临时抱佛脚以求侥幸。
Bac考试进行了改革,赋予学生和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然而,评分权限的下放以及口语考试的引入,使得考试的主观性增强,从而可能引发不公平的后果。大家对这些建议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经过一番交流,大家对“法国高考”的认识是否更加透彻了呢?
这篇文章是否唤起了大家对高考时光的怀念?是否还记得那些让你感到困扰或痛苦不已的题目?不妨来分享你的高考经历吧!
文字:小泽
审编:沐橙园、Irène
请访问此网站以获取相关信息:service-public.fr/particuliers/actualites/A13055。
《法国经济报》报道了关于高中会考改革的内容,其中详细阐述了即将发生的诸多变化。
本篇作品为法语人独家原创。未经许可,严禁擅自传播。如欲转载,请查阅“法语人”公众号(标识:fayuren123)中的转载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