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016年首师大招生上有什么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近些年的录取办法大体没有变动,今年在录取办法方面有三个调整需要考生留意。首先,在学科设置方面,首都师范大学今年增设了新的学科。新增的学科是"文化遗产"。其次,今年学校设立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2016年有两个学科在这个学院招生,分别是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针对北京地区的考生,今年学校增设了“北京乡村教师支持项目”,该计划旨在为北京市的区县定向招收培养教师专业的学生。
Q:学校有什么特色专业?
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主要是教育相关领域。除此之外,该校目前也开设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非教育类学科。师范学科同中学层面的本科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言文字、历史、政治、外国语言等,与大学本科学科中的语言文字主要关联汉语言文学等类似,另外,教育机构还设有别具一格的小学培养和幼儿培养的师范学科。非师范学科涵盖汉语言文学, 数学, 地理信息科学, 历史学院的世界史, 另外语言类院校提供西班牙语, 俄语, 这些都是学校极具特色的非师范学科。此外还有部分获得北京市认证的特色学科, 意向报考者及家长可于学校官方网站查阅相关学科详情。报考时特色学科对单科分数有特定规定,例如西班牙语,实际上所有外语学科都限定考生须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校对英语笔试和口语表现均设定了标准,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科则明确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数学单科能力。另外,北京市二批次招生的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需要考生和家长格外关注,由于学校对这类专业有面试环节,面试安排在6月10日和11日进行。
Q:师范类院校能不能转专业?
学校在调整专业方向时没有设置任何限制条件,同批次内相同科目的专业可以申请转换,不同批次录取的学生则不允许这样做。师范学科的学生只能在师范学科内部进行专业转换,不可以转到非师范学科中去。不过非师范学科的学生有机会申请转入师范学科。每年学校里申请转专业人数最多的,通常是第一批次录取的那些专业。第二批的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培训方向,以及那些主要安排在提前录取阶段的艺术学科,都不可以转入第一批。
Q:学校在培养通识类人才方面有哪些做法?
首都师范大学自2010年起对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了系统性的更新,与此同时,学校借助良乡校区接收一年级新生的条件,着重于低年级阶段对“大文大理”类型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学校在初学阶段并未设置过多职业相关学科内容,文科方向的学生需要研习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也必须选修若干人文社科方向科目,学校期望学科间能相互融合,以便在早期阶段为他们构建稳固的知识根基。学校在初期学年开设若干通识性学科,意图借此阶段塑造学生的全球观念与跨文化认知,此乃该校独有之处。自2014年起,学校设立卓越学子培育机构“燕都学院”,采用入学筛选机制进行招生。学院专业布局涉及首都师范大学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四所学院,以及六门特色专业,包括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院的中国史、世界史专业,数学科学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
Q:近年来创新与创业活动在大学里十分活跃北科大研究生院,首都师范大学在这方面的状况如何?
首师大目前借助新组建的创业实验室北科大研究生院,已经形成了专属的创业教育培育中心。这些举措都是依托于校内设立的ERP实验室,通过持续拓展该实验室的功能,围绕它为师生们提供多样的创业指导。学校设置这些项目的意图并非促使每位学生最终都投身创业,而是期望学生们能培养创业观念,借助校园现有的创业实践项目,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其中。